苏州律师
最新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

    非法经营可能很多人都比较的了解尤其是从商的人,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一头雾水,为了扩大人们的知识面,人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网在下文详细阐述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以及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客观要件以及损害后果。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所谓国有公司、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主体的公司、企业,所谓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执行机构的成员。所谓经理,是公司董事会聘任的主持日常管理工作的高级职员。
    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即明知自己或为他人所经营的业务与自己所任职公司、企业经营的业务属于同类,出于非法谋取利益,仍决意进行经营。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四、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损害后果
    有人认为行为人具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还要以对行为人所任职企业造成实际损害为条件。笔者认为对所任职企业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不是本罪的构成要件,因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犯罪的构成要件只能由法律规定,而刑法对本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只规定了(1)利用职务便利;(2)经营同类营业;(3)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没有将实际损害规定为构成要件,如果任意添加构成要件,不仅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而且会导致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不应有的困难,放纵犯罪。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司法解释、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以及损害后果,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在平时大多都被人们所忽视,您在平时经营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触犯了相关的法律,如果您对这一方面还需要法律上的援助的话请直接联系网的律师。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