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遗嘱中将遗产捐给国家的行为是否有效

    遗嘱中将遗产捐给国家的行为是否有效?将遗产捐给国家的行为一般是有效的,《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同时根据《民法典》及其他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公民想在“死后将遗产交给国家”,可以通过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来实现。为了使遗产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分,在订立遗嘱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遗嘱人一定要具备立遗嘱的行为能力;第二,遗嘱人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第三,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我国法律和公序良俗;第四,遗嘱人是否立遗嘱、如何立遗嘱等不必征得任何人包括法定继承人的同意;第五,遗嘱人可将遗产留给任何人;第六,遗嘱应给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第七,应尽量采取公证遗嘱的形式或者律师见证遗嘱的形式。二、订立遗嘱的方式有哪些?1、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2、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3、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4、录音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5、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也不是所有将遗产捐给国家的行为都有效,比如被继承人的儿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被继承人去世的时候把遗产都捐给国家了,这样的遗嘱就是无效的,因为精神病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继承权任何情况下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