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刑事犯罪中止可以减轻刑罚吗?

    刑事犯罪中止可以减轻刑罚吗?

    一、刑事犯罪中止可以减轻刑罚吗?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犯罪中止的种类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综合上面所说的,犯罪中止一般在刑事的案件中是可以适用的,违法者在中止了这起案件之后,那么刑罚也会随之而减轻,但具体的也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所以,案件在处理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依据性的,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