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民事诉讼开庭到判决需几天


    一、民事诉讼开庭到判决需几天?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开庭?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三、民事诉讼流程


    1、 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 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3)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民事诉讼法当中对审理民事案件的时间效率作出了统一的约束,但比较复杂的民事官司一旦开始,就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么简单了。现实生活中您也应该见到过有些民事纠纷,前前后后一共经过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最终作出了判决.所以民事诉讼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