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不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与时俱进的刑事审判制度对严惩刑事犯罪是必不可少的,民间对于司法不公,司法工作人员作风问题等这些迫切关注的问题都已经逐步的通过司法改革制度在解决。同时刑事案件当中正在试行的认罪认罚制度对待有一部分群体是不适用的,主要就是包括被告方的智力是存在着问题的和未成年犯罪等。

    一、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不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二、怎样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

    人民法院在决定被告人认罪审理案件前,应当向被告人讲明有关法律规定、认罪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确认被告人自愿。

    人民法院对决定适用被告人认罪审理的案件,应当书面通知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辩护人。

    对于决定适用本意见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可以阅卷。

    对适用被告人认罪开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应当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询问被告人对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的意见,核实其是否自愿认罪,是否知悉认罪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进行审理的,可以对具体审理方式作如下简化: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二)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三)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合议庭经确认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庭予以认证。

    对于合议庭认为有必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或者控方、辩方要求出示、宣读的证据,应当出示、宣读,并进行质证。

    (四)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它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适用被告人认罪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国的认罪认罚制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就比如所谓的从轻处罚还是赋予了司法工作人员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属于精神病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以及公安收集的这些证据就不能证明当事人是有罪的,用认罪认罚来审理就是不公平的。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