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当事人就交通事故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具体的审

    当事人就交通事故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具体的审判程序是怎样的,毕竟审判的过程还是与最后的判决结果挂钩的。那到底交通事故的审判程序是怎样的呢?详细内容请跟随我们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交通事故是民事侵权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审判程序有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主要应用一审普通程序,现介绍如下:
    (一)起诉和受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立案,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
    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三)开庭审理
    1、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
    2、审理前核对诉讼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力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起诉请求和理由;
    (2)证人作证,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
    (3)出示证据;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录;
    (6)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所有证据;
    (7)质证双方就赔偿争议所得供的证据应互相质证;
    4、法庭辩论。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及答辩后互相答辩;
    5、法庭辩论终结,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核实清楚后法庭辩论结束,应依法作出判决;
    6、法庭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力,而进入二审程序。
    二审法院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经宣告或送达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对此裁判。当事人上诉。如认为其确有错误,符合再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再审。
    关于交通事故的审判程序的内容,我们就为您整理到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进行交通事故诉讼的时候,当事人其实可以委托一位专业的律师来帮助打官司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