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工具,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

    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工具,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微信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数亿用户,庞大的用户群体当中不乏骗子的存在,骗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钱财诈骗。微信被骗多少够立案呢?下面我们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微信个人诈骗的立案标准
    微信诈骗的立案标准与普通诈骗罪一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二、微信单位诈骗立案标准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综上所述,微信诈骗和普通诈骗一样,诈骗2000元至4000元就能够立案。因为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状况不同,对于微信被骗多少够立案可能会略有差异,详情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及律师。我们提醒您,一定要合理利用微信,防止被骗,更不能骗别人。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