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至被宣告破产前,能否解除其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

    法律明确规定了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情形,如果被执行企业只是进入破产程序的,尚不属于应当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法定事由。只有在被执行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相关执行程序终结,法定代表人的限制消费令才可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本规定第六条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围内及时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消费令。”根据该条规定,被执行人一旦被采取限高措施后,只有在三种情形下才可解除限高措施:1. 被执行人提供担保;2. 申请执行人同意;3. 履行完毕。法律并未规定在公司破产的情形下,可解除对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虽然《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民诉法解释》第五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被执行人破产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对该被执行人的执行。”根据上述规定,法院裁定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法律之所以规定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相关执行中止,其目的在于解除对该被执行人财产的保全措施,以便破产程序正常进行,对不影响破产程序正常进行的限制消费措施并不必然也要解除。只有在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相关执行程序终结时,才应解除限高措施。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