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合同履行不安抗辩权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合同履行不安抗辩权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不安抗辩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为了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合同双方切实履行义务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这一权利仅停留在听说过的认知层面,具体并不了解。下面,我们详细为您解答合同履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从而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一、什么是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民法中抗辩权的一种。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是指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后履行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可暂时中止履行的权利。

    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二、合同履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不安抗辩权为双务合同的效力表现,其成立须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并且该两项债务存在对价关系。

    2、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不安抗辩权制度保护先给付义务人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后给付义务人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危及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实现时,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

    所谓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

    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订立合同时即已经存在,先给付义务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缔约,法律则无必要对其进行特别保护;若不知此情,则可以通过合同无效等制度解决。

    3、有先后的履行顺序,享有不安抗辩权之人为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4、先履行义务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相对人无能力履行债务。

    5、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经届满清偿期。

    6、后履行义务未提供相应担保。

    7、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之规定。

    三、不安抗辩权的效力

    1、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

    不安抗辩权按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先给付义务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的,有权中止履行。所谓中止履行,就是暂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义务仍然存在。在后给付义务人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此处所谓适当担保,既指设定担保的时间适当,更指设定的担保能保障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至于担保的类型则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证,也可以是抵押、质押等。

    2、先给付义务人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按民法典规定,先给付义务人中止履行后,后给付义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给付义务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给付义务人通知后给付义务人,通知到达时发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给付义务人有异议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与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效力。

    3、后给付义务人的行为构成违约时,应负违约责任。

    先履行方符合以上适用条件,即取得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辩权将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何种影响,这就是不安抗辩权的效力。根据后履行方在合理期限内是否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可将不安抗辩权的效力划分为两个层次。

    通过以上知识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合同履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总之,在符合适应履行不安抗辩权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您一定要使用这项权利,毕竟法律赋予给公民各种权利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所以,您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另一方出现以上条件,您就可以启用不安抗辩权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