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律师
新刑事诉讼法解除取保候审条款有什么

    刑事诉讼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人都知道刑法但是关于刑法的司法解释,以及新的形式诉讼法所知极少。那么,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目录包括那些内容?今天的我们就为您带来了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目录的详细内容。供您参考查阅。

    一、新刑事诉讼法解除取保候审条款有什么

    《刑事诉讼法》中的关于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且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

    二、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7、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8、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9、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审的被保证人或者说是保证对象,既然保证对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当然也应当予以撤销。

    11、保证人死亡、重伤或者出现其他丧失保证能力情形的。保证人是取保候审的义务主体,保证人资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证能力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保证能力,保证义务的履行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审也就随之应当予以变更。

    12、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以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案件需要复议、复核的,或者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通过上文的阅读,您对于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目录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旦有了问题您可以及时的翻阅刑事诉讼法的书籍进行查阅,书中的内容比任何地方都要精准和有效。所以我们在这里提醒您一句不可轻易的去触碰刑法,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www.szlsw.net
Copyright ©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