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1560386 18921344401
律师团队
>>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苏州市区、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吴江及周边地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什么?


苏州律师网 www.szLsw.net


  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什么

一、土方工程式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2、挖土方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按体积以M3计算。

3、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度体积为准以M3计算。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表1-3所列数值换算。

(一)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 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者,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时,挖空心思土深度在表(1-4)规定以内,不得计算放坡。 在超过该表放坡起点(包括起点)深度面设计又未有规定时,放坡系数可按该表1-4规定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挡土面积按槽、坑垂真支撑面积以M2计算,支挡土析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规定计算。

注:基础施工如选用砖胎膜时,不增加工作面。

5、挖基础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6、挖管道沟槽长度,按图示管道中心线长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规定管沟底部每侧增加工作面宽度规定计算。

7、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设计室外地坪深度计算。

8、地下室土方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

(二) 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则计算:

1、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铲运机铲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3、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运距计算。

二、石方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一)开凿及爆破岩石工程量,区别石质按下列规定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槽底宽度在3M以上和坑底面积在20M2以上的,为人工凿平基石方;槽底宽度在3M以内和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人工凿槽坑石方。

2、人工凿岩石按体积以M3计算。

3、爆破岩石按体积以M3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爆量为: 次坚石:200MM。 特坚石:150MM。 超爆量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

4、人工摊座、人工修整石方边歧按面积以M2计算。凡已计算人工摊座或人工修整石方这歧的,不能再计算超深爆破量。

(二)石方运距按下列规则计算:

1、挖、运石方均按实方体积以M3计。

2、推土机推石方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3、铲运机运石方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石方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4、自卸汽车运石方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石方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运距计算。

三、平整场地、回填土、打夯及辗压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

(一)平整场地、打夯及碾压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

1、平整场地按施工组织设计或图示平整面积以M2计算。

2、打夯按面积以M2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碾压按面积以M2计算,填碾压体积以M3计算。

(二)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依下列规则按图示回填体积以M3计算:

1、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一步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以M3计算。

2、管道沟槽回填土方工程量计算时,管道结构宽500MM以内的管道可不扣减体积,管道结构宽500MM以上的管道应扣减管道垫层、管道基础及管道的体积,其中单根管道的体积可按实或参照表1-7计算。

3、房心回填土工程量,按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以M3计算。

4、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计算;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简单了解了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石方运距规则等,我们都在上面为您做出了简略地说明。如果遇到具体事例,或者是面临司法上的纠纷,您还是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的。


·工伤认定的时效是多长
      在我国,对劳动者工伤的认定是受时效期限限制的。那么,在法律上,工伤认定的时效一般是多长呢?在实践中,劳动者遇到工伤时,一定要在该时效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就会出现超时限的情况。那如果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超时限了应该如何维权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工伤认定的时效是多...


·劳动诉讼证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劳动诉讼证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举证责任后果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加以证明,并在自己的主张最终不能得到证明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的责任。在证据规则中,对举证不能的后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


·公务员批捕后工资待遇如何发放?
      一、公务员批捕后工资待遇如何发放《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公务员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如果能够宣告无罪、免于刑事处罚,停发的工资等相关福...


·人身损害误工时间如何确定
      人身损害误工时间如何确定在计算人身损害误工费赔偿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实际误工的时间,并且还要知道赔偿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那么实践中,究竟该如何确定人身损害误工时间呢?而具体的误工费又该怎样来计算?我们为您做详细解答。一、人身损害误工时间如何确定固定收人误工时间一般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


·同工同酬法律依据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么
      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平等,注重平等,追求平等。所以也有更多的人看重同工同酬法律依据。同工同酬强调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防止工资分配中的歧视行为,只要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就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接下来为您解答。 《劳动合同法》对同工同酬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


·我国的工伤鉴定分几级伤残?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那么,我国的工伤鉴定分几级伤残?我们在下文中将详细解答。 什么是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


·一、赔偿工伤保险待遇依据的法律是什么?
      一、赔偿工伤保险待遇依据的法律是什么?《工伤保险条例》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由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劳动法规定产假后能辞退员工吗
      劳动法规定产假后能辞退员工吗 一、劳动法规定产假后能辞退员工吗? 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之规定,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


·公办学校欠工程款怎么办
      先到当地的信访局和建设局去投诉,请他们帮忙解决,如果无果,那么收集好对方拖欠你工程款的证据,向当地法院起诉,连带追加分包商和总发包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因建设工程质量发生争议的,发包人可以以总承包人、分包人和实际施工人为共...


·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包括加班费吗?
      经济补偿金月工资包括加班费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对比,可以看出,此法条特意把(五)加班加点工资和...


·一、9级公伤解除劳动合同能陪多少钱,怎么计算?
      一、9级公伤解除劳动合同能陪多少钱,怎么计算? 9级公伤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赔付的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8501560386 18921344401
18921344401
点击这里给苏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