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1560386 18921344401
律师团队
>>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 苏州律师苏州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苏州市区、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吴江及周边地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高校临时工管理办法是什么?


苏州律师网 www.szLsw.net


  高校临时工管理办法是什么
在劳动关系当中,其实对于临时工和本单位的一些正式员工,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着冲突。尤其是临时工的加入,其实就本身会为各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问题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纠纷,因此,各高校针对临时工都制定的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下面我们就为您介绍一下,高校临时工管理办法是什么?

高校临时工管理办法是什么?

为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于学校临时工的聘用与管理。

(二)学校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现有人员的作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严格控制临时用工数量。确需使用临时工的,经部门申请、分管校领导和办公室审核、校长办公会批准方可聘用。

(三)一般应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教学部门的教辅岗位、各职能部门干事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兼任教师应具备教师职业资格,本科及以上文凭,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特殊岗位工种,需具备特殊工种上岗证书。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四)临时用工一律实行聘用制,聘期一般为3年,聘用期满考核合格可续聘。教师的聘用期可为两年或三年,聘用期满考核合格可续聘(两年或三年)。

(五)首次聘用的人员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聘期内)。新聘教师试用期为一个学期,其他人员试用期为三个月。

(六)每年11月30日前,凡需使用临时工的部门应将用工计划、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报办公室,经审核批准后,由办公室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下达用工计划。教学部门所聘用的教师计划可于每年九月份进行一次调控。其它的临时性调整须经校长办公会批准方可进行。

(七)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聘用的临时工考勤、考核及管理。办公室负责检查各部门对临时工的使用、管理情况。

(八)学校根据不同用工岗位和聘用者的学历或技能条件为其支付相应的劳动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用(以下简称工资与社保金),逐月发放。

(九)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计发临时工加班费(应事先报批)。由用工部门负责考勤核报,办公室审批并造表发放。

(十)临时工的权利和义务

1、临时工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临时工应认真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规范要求;

(2)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工作安排,服从用工部门的管理;

(3)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3、聘用期满,学校不再续聘或本人不再申请续聘的,应终止聘用。

4、聘期内临时工的解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可随时单方面解聘,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解聘人员: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胜任工作的;

(2)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校纪校规,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违规操作给学校造成较大损失的。

(4)不能履行劳动合同(协议)确定的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经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聘用人员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的。

5、解聘的经济补偿办法:

(1)其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条款办理。

(2)经济补偿金按被解聘人员在我校实际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最多不超过8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标准支付其经济补偿金。

(十一)其它有关规定

1、各部门要严格用工规定和报批手续,未经办公室批准擅自使用临时工的,学校不支付劳动报酬且不承担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凡聘用不符合条件的临时工,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用工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2、临时工在聘期内患病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受伤,其医疗费用由其参加的社会(商业)保险和本人共同承担。因公伤致残、死亡的,其医疗费用及有关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短期或季节性用工、小时工、教务科外聘教师中每上一节按16.20元不等课酬付费的不适用本办法。

4、后勤服务科的临时用工,原则上按本办法执行,但可自主聘用、管理,自主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不需要办公室审批。

(十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临时工的管理办法当中,包括临时工一律实行聘用制,聘期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且即使是临时工,高校对于临时工的文化程度也是有所要求的,临时工在学校进行工作期间,也应该服从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同时学校也应该尊重临时工的一些基本权益。




·签劳动合同第二天辞职可以吗?
      第一天签了劳动合同,第二天是可以辞职的,但是首先要和用人单位协商好方可离职。通常签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需要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已经位正式期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或出现违规行为,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


·超过12年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超过12年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12年应该每满一年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员工可以得到十二个月的工资和经济赔偿金。劳动合同是用来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各自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应当享有的权利的一种协议。劳动合同的订立应该遵守相应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已经签订劳动双方就...


·困难职工申请书范文怎么写?
      困难职工申请书范文怎么写?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有部分员工的家庭的负担很重。面对这种情况,员工可以向所在单位提出困难职工申请。但很多员工其实并不知道困难职工申请该怎么写,又有什么内容和格式要求呢。在这里,的我们为您准备了一篇困难职工申请书范文。一、困难职工申请书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是...


·安全文明施工费有哪些
      安全文明施工费有哪些费用 一、安全文明施工费有哪些费用 建筑工程里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安搜索装工程按照工程造价形成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 2、而安全文明施工费属于措施项目费的一个子项; 3、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环境...


·工程质量归责原则包括哪些?
      工程质量归责原则包括哪些?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国家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也会定时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抽取检测,但是有时还有会有漏洞。还是会有人偷工减料,从中获取利益,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于这方面国家有相关的规定,那么工程质量归责原则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进行详细的解答。 ...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以前经常有新闻报道各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比如楼脆脆事件、大桥垮塌事件等经常出现在新闻上,甚至有些防洪的堤坝出现豆腐渣工程的现象。建筑工程往往都是百年大计,所以加强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是什么?详情参考下文。 (一)开发...


·试用期员工辞职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试用期员工辞职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职工工资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的方式解决争议,要回拖欠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


·工厂倒闭欠款怎么办?
      工厂倒闭欠款怎么办? 一、倒闭(破产)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1、倒闭(破产): 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狭义的破产制度_仅指破产清算制度,广义的破产制度还包括重整与和解制度。破产多数情况...


·员工经过用人单位的筛选和面试之后确定录用后
      员工经过用人单位的筛选和面试之后确定录用后,双方需要签订一份劳动雇佣合同,这份合同要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作的年限进行详细的说明,劳动合同已经签订,双方就建立雇佣关系,一旦以后出现法律纠纷,这份劳动合同就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劳动合同的签订至关重要,那么,签入职合同要注意什么?...


·工伤认定有哪些范围,工伤有哪些种类
      工伤即劳动者因工而受的伤,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于工伤的范围,法律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工伤认定有哪些范围呢?要是认定出来不属于工伤的话,很显然就无法要求按照工伤进行赔偿。 一、工伤认定有哪些范围 我国原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


·员工怀孕期间保胎工资怎么算
      员工怀孕期间保胎工资怎么算 一、员工怀孕期间保胎工资怎么算? 1、保胎假是指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出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假期工资可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 2、女工怀孕期间不舒服请假安胎,工资怎么算 3、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苏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8501560386 18921344401
18921344401
点击这里给苏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