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借贷合同中出借人一方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被生效判决认定为犯罪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出借人一方涉嫌犯罪或者已经被认定为犯罪的借贷行为,通常是指出借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资金,并将该资金用于放贷的行为,或者利用自己保管资金的方便条件,将不能出借的资金用于放贷的行为。
那么此类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应当按照《民法典》等其他国家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的问题。按照《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对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依据《民法典》第144条、第146条、第153条、第154条以及本条第十三条的规定作出。具体来说就是:出借人或者借款人中有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双方按照虚假意思表示订的立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订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以及违反《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订立的合同,均应当认定为无效。
·借款合同的主体资格
依据贷款人不同,借款合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和民间借款合同。二者有重要区别:
1、贷款人不同。前者贷款人是法定的金融机构,后者贷款人是公民。
2、利息不同。前者是商...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权利、义务
依《合同法》规定,借款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请求贷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数额、交付贷款,并获得该笔款项的所有权;
二、依合同的约定的方...
![]() |
18921344401![]() ![]() 在线法律咨询 |
![]() |